深圳大学将牵头研制攻关全球首套110 Nm3/h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系统装备。2025年8月26日,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领域“分体模块式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及系统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该项目作为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将形成从独创性原理、颠覆性技术、国产化装备到特色电解制氢工业模式的全链条式海洋绿氢发展路径,保持海水无淡化直接制氢技术的全球领先优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绿氢”新兴战略产业新赛道。
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基本合理,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他们正在推开低成本生产的燃料大门!开创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路径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水成分非常复杂(包含92种化学元素),还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悬浮颗粒,导致海水制氢技术面临有害腐蚀性和毒性、催化剂失活、电解效率低等诸多技术瓶颈与挑战。
记者从启动会上获悉,针对前述挑战,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通过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过程与电化学反应结合,开创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完美破解了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半世纪难题,实现了把取之不尽的海水当纯水一样直接用于电解制氢。
该原理技术的发展将完全颠覆现有消耗纯净水电解制氢模式,迎来海水电解制氢2.0时代。正如Nature副主编Yohan Dall’Agnese高度评价:“他们完美地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将打开低成本燃料生产的大门,有望推动变革走向更可持续的世界。”
谢和平院士团队的相关成果于2022年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上(2022,612(7941): 673-678.是全球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首篇Nature正刊),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评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Cell旗下“Innovation Focus 2022全球十大创新焦点”“2022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谢和平院士在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会上领奖.
打造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示范工程
2022年12月16日,Nature论文发表后的仅仅16天,东方电气便专项投入3000万元研发经费,并与谢和平院士团队联盟合作,共同推进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产业化推广应用。基于这一全新原理与技术,东方电气集团与谢和平院士团队专门研制了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9m×7m×3.5m)以及海上风电智慧稳定供电系统。
自2023年5月17日至26日,该平台于福清市兴化湾海域对接海上风电连续稳定运行10天,首次实现了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海试成功。

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示范
2024年7月,团队打造的10Nm3/h海水无淡化直接制氢系统装备稳定运行240小时,性能得到全面优化。2024年12月,东方电气与谢和平院士团队又在广东南沙东方重机园区内联合打造了全球首个“无淡化海水直接制氢规模化研发”陆地试验基地。

全球首个“无淡化海水直接制氢规模化研发”陆地试验基地。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纳 通讯员:王若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黎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