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的杉川产业园内,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进行组装,质检人员仔细检查产品,确保每一个环节精准无误。“刚刚下线的扫地机器人将装箱运往国外客户手中。”杉川机器人公司实验室负责人余谦说。
作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杉川机器人公司专注打造性能强大、体验优越的移动机器人技术及解决方案,用9年时间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背后是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我们给机器人装上了‘火眼金睛’。”余谦指着旗下品牌推出的智能净地站F1机器人说,针对深度清洁难题,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绿光识别系统,绿色激光照射到地板上的污渍时会形成不同的反射光斑,结合以AI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污渍光谱数据库,系统能精准识别上百种常见污染物,识别率高达96%,并动态匹配最佳清洁方案。“就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机器人也得根据污渍类型调整清洁策略。”余谦说。
这样的创新技术还有不少。其中,杉川机器人公司首创的净水循环系统采用蒸馏技术,可将回收的污水净化为无菌蒸馏水,同时通过空气制水技术补充清洁过程中的水分消耗,实现终生不加清水、不倒污水,始终用无菌蒸馏水清洁地面。“以前用户最头疼的是换水,水箱小了不够用,大了又笨重。”余谦说,现在无需换水,也不用考虑上下水安装,机器人能够自由摆放。
杉川机器人公司工程师李旭表示,针对三角区、盲区等清洁难以覆盖的问题,公司还创新仿生机械臂柔性贴边系统,采用柔性可伸缩机械臂,实现毫米级沿墙覆盖的精度,做到无死角清洁;对于油渍等顽固污垢则通过高温蒸汽清洁系统处理,结合高温蒸汽与60摄氏度热水的双重作用,能显著提升清洁效果。
这些成果缘于杉川机器人公司始终坚持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项,并在马达、风机、雷达、主板、齿轮箱、水泵和传感器等机器人的关键部件研发制造及核心算法等方面构建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生态。过去,高端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成本高且供应稳定性仍存隐忧。如今,采用国产芯片使杉川机器人公司通过建立自有传感器产线,实现了关键部件自主可控。目前,公司不仅拥有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工厂,还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高精度检验检测仪器,产品在研发生产方面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品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创新让杉川机器人公司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数据显示,自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交付超1200万台扫地机器人,销售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硬核实力,公司还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余谦表示,面向未来,杉川机器人公司将继续在移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力,不断提升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具备更精准的路径规划、更高效的清洁能力及更智能便捷的用户交互体验。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家居清洁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加强运营和全球战略合作,持续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让智能高效的清洁机器人服务更多消费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