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喽!福州连江千艘渔船扬帆,首批海鲜次日上岸

N海都见习记者 吴诗榕/文 记者 马俊杰/图

“开渔喽!”福州迎来开渔季,福州沿海各大渔港响起阵阵汽笛声,千余艘渔船依次解缆起航,奔赴渔场开启新一轮捕捞作业。16日中午12时许,黄岐国家中心渔港汽笛长鸣、彩烟绽放,渔船整齐列队,蓄势待发。随着鞭炮声响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蔚蓝的海面上顿时呈现出一派壮观的景象。

8月16日,福州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千帆竞发

清晨的黄岐渔港早已热闹非凡。11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码头上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来自连江县“风车舞蹈队”的队员们帽子上别着象征丰收的彩色小风车,为即将出海的渔民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平安出海,满载而归!”舞蹈队领队胡女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告诉记者,她们队伍中许多都是连江本地人,每年开渔日,她们都会来为渔民祈福。

8月16日,福州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千帆竞发

在码头的另一侧,渔民家属林先生(化名)正抱着小朋友,目送自家的渔船缓缓离港。“这一去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林先生说,虽然不舍,但更多的是期盼,“希望这趟出海能有个好收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像林先生这样的渔民家属不在少数,码头上,不少老人、妇女、小孩,都在向渐行渐远的渔船挥手告别,许多渔民家属、游客高举手机记录这难忘的时刻。

8月16日,福州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千帆竞发

船长谢茂鸿告诉记者,早在几天前,渔港就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渔民们正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的出海准备,渔网搬上船,补给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一袋袋大米、面粉被扛上甲板,成箱的粮油饮料整齐码放在船舱。“最好的时候一网能打十几吨鱼,今年我们特意换了新网,这些粮食要备足,出海后一日三餐就靠它们了。”

那么,想吃第一网海鲜,要等多久呢?“明天啊,第一批渔获就回来了。”同样站在岸边目送渔船出海的陈先生是老连江人了,他告诉记者,负责收鲜的小型运输船最快次日凌晨就会将第一网渔获送上岸,市民朋友们很快就能享受到开海的“第一网鲜”。

编辑:潘泽彦

审核:袁丽群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