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各级工会花式送清凉

定制降温服务 撑起爱的“遮阳伞”

福州各级工会花式送清凉

中建海峡工会送西瓜进工地。(市城建工会供图)

今年三伏天到来了,持续高温成为常态。一线劳动者如何平安度夏,牵动着各级工会的心。记者20日从市总工会了解到,市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本月初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醒全市各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健全完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落实提示函要求,全市各级工会花式送清凉,为劳动者撑起一把把爱的“遮阳伞”。

改造场所物理降温

近日,记者在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前横路分拨中心看到,原本的会议室经过改造“清凉上线”,成为一线装卸员、配送车司机的“乘凉区”。盛辉物流集团工会主席朱华光说,集团工会呼应职工需求,除了开辟这个“乘凉区”,还实施了“在货车车厢口设置大型吹风机,帮助装卸工人降温”等防暑降温“凉策”。

“得益于项目部每天往隧道运来大量冰块,我们现在的施工环境凉快了很多。”在中交四航局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的隧道里,刚换班下来的钢筋工老王抹了把额头的薄汗笑着说。每天清晨5点和午后2点,满载着冰块的冷藏车都会准时驶入隧道入口,将总计12吨重的大冰块送达指定区域。此时隧道内大功率风扇呼呼作响,将堆放在角落的大冰块散发的寒气源源不断送往施工区域,洞内温度较洞外至少降低了8~10摄氏度。“之前浑身汗是常态,现在情况大有改善,物理降温减少了中暑情况发生,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工人们说。

“起早贪黑”应对热浪

近日,位于晋安区的光电产业园项目捷报频传,260多名施工人员无惧“烤”验,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的高质量标准厂房安装模板。四川籍模板安装工熊全平告诉记者,近期他们的工作时间作了调整,避开最炎热时段,采取“起早贪黑”的方式工作。“早晨6:30开工,工作到10:30,中午休息,下午3:00上班,7:00下班,这是我们应对热浪的方式。”

中交二航局(福州)建设有限公司工会在前往福安国道228项目、宁德18~21号泊位项目开展送清凉活动时,也要求项目部根据每日气温变化科学合理安排工时,将防暑降温措施落到实处。这两个项目地处沿海高温区域,施工环境复杂且户外作业占比高,共有混凝土工、模板工、焊工、木工、电工等一线工人156人。项目部以“错峰避高温”为原则,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作业,并在高温时段增轮岗、缩工时,保障生产安全。

“爱心茶摊”全面铺开

20日,饿了么外卖配送员王军在福州农商银行城门支行工会驿站刚停好车,便接过了驿站管家周祖峰递来的爱心凉茶。“最近驿站摆上凉茶桶啦,太周到了!天气这么热正需要呢,感谢感谢!”王军开心地说。

周祖峰告诉记者,在省、市工会支持下,驿站管家团队在全市300个工会驿站推出了茉莉茶摊、福文化茶摊等“夏季限定版”爱心茶摊。茶摊配备保温水桶或自助饮水机、一次性纸杯,推出了茉莉花茶、罗汉果茶、菊花茶、凉茶等多款特色防暑茶饮,做到喝完即添,全天管够。

许多对外服务的单位也摆出了“爱心茶摊”。常到晋安区医院看中医的李女士发现,医院门诊楼一楼党建大厅添置了一个大茶桶,医院自制的中药凉茶甚是解渴,她欣喜地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装了一壶。一旁的医院工作人员说,这个茶桶不仅服务医患,还成了很多来医院送餐的外卖配送小哥的最爱。

筑牢防暑降温防线

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为了让防中暑知识深入人心,中建海峡“点对点”开展送健康服务,筑牢安康防护网。

自本月初起,中建海峡工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职工安康小课堂”专栏,聚焦高温作业防护和防暑降温知识,持续推送实用健康指南,阅读量达1500余人次。公司还结合“安康杯”竞赛主题,开展高温期间可能出现的触电、消防等应急演练10余场次,让健康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中建海峡各单位还依托“健康守护,爱在海峡”品牌活动,深入项目部、施工一线和办公区打造“移动健康驿站”,请来专业医疗团队为一线劳动者提供刮痧祛湿、常见夏季疾病现场诊疗和用药指导等服务。“医生走进工地,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防暑保健方法,特别贴心!”一位刚接受完刮痧服务的工友说。(记者 李白蕾 通讯员 林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