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博望镇:打牢“共享”基础 提升群众“双感”

近年来,方城县博望镇以壮大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为前导,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治理新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让农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道路上取得新成效。

兴产业、富农民。博望镇把培育共富标兵的重点放在皮庄、小罗庄、前荒、沙山等产业强村,由党组织领航,党员带头,组建“共富合作组”“共富联合体”,让农民在“合作共富”新机制的牵动下,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该镇小罗庄村以温棚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农民在生产流程中普遍存在劳力、机械、技术、信息等“短板”问题,从2023年开始,村党支部号召“种菜能人”加入志愿帮扶队伍,以村民组、地邻、户邻为合作单位,以党员为引领,与种菜户结成共富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存在的“不敢种”、“不会种”、“种不好”的问题,带动全村130多户加入“共富合作组”,亩均种菜收入2500多元。

强基础,美环境。近年来,博望镇农民在兴业致富项目过程中,镇村两级党组织起到的宣传发动、引导支持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千家万户上项目,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农民的腰包逐步“鼓起来”之后,期盼有一个好的生活、休闲、健身、娱乐环境。博望镇的决策者看准农民富起来之后的心态,动员各村在打造游乐场所、建设美丽环境上下真功夫。该镇皮庄村通过发展黄金梨、葡萄、温棚蔬菜成为特色产业强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从2023年开始,村“两委”班子多方努力,引进项目、筹集资金,建成了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村史馆、陈赓指挥部旧址等,并改造旧坑塘2个,新修柏油路1.6公里,埋设排污管网800多米,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但为本镇群众创造了游乐、参观的“红色条件”,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而且吸引多批外地学生、党团组织率团参观学习。。

群众富,风尚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首先是要让农民家家有项目,天天有钱挣,实现共同富裕的大目标。同时,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既要在经济发展等“看得见”的地方下功夫,也要在构建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等“看不见”的战线下大力气。基于此,该镇把“12345”热线、居民反映、网络员上报等诉求整合到统一联动平台,让“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乡村治理平台建设落到实处。还结合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引导各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好乡贤等有益活动。司洼、前荒、东风、博望等村还发挥曲艺人才多的优势,自演文艺节目,用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感召群众、说服群众、影响群众,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

实现物质上的共同富裕,创造多彩多姿的美丽环境,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前提条件。下一步,博望镇将采取多措并举、从多路出击的办法探索更好的办法,寻找新途径,在依靠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中走出新路子,在让广大农民共富共享中走出更坚实的步伐。(图文:沈俊伟 李善喜 李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