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医脉传承:从喻嘉言到喻小勇的“时空对话”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近日,参加“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媒体记者来到江西南昌,在“百芝堂中医药集团”互联网医院采访了明末清初被誉为“江南医圣”的名医喻嘉言的第16代传人,喻小勇。

喻小勇打开“百芝堂”团队研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当输入“消渴,多食易饥,舌红苔黄”等患者症状时,系统瞬间匹配到400年前先祖喻嘉言的《医门法律·消渴门》的“三消论治”法则,并通过辨证论治,很快生成了包含12味中药材的君臣佐使组合方剂。
喻小勇介绍说,这个“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系统搭载并融合了喻氏三书的辩证思想与深度学习算法,构成了“百芝堂数智诊疗中心”,让传统脉诊与智能检测仪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
自2020年上线至今,由喻小勇等专家主导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的医疗服务,已触达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累计服务了百万以上慢病患者。
400年前,喻嘉言写下了中医典籍《医门法律》,开创了“先议病,后用药”的诊疗范式;400年后的此时,他的第16代传人喻小勇正坐在智能诊疗屏前,看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的诊疗信息,用当代医疗设备检查出来的诊断资料与先祖的医理对话。
医者风骨:为治病立下“生死状”
喻小勇对中医的热爱来自家族的熏陶和传承。在喻小勇的记忆里,幼年时,他的祖父喻代竜就不止一次地带他学习喻嘉言“秋燥论”原稿上关于“秋伤于燥”的相关阐述。更是对《寓意草》残卷中记载的,喻嘉言在行医过程中多次立下生死状,承诺若治不好病人则甘愿受罚的故事所展现的医者风骨钦佩不已。

2015年,喻小勇团队通过现代气象学数据验证,发现明末江南地区秋季的湿度较现在低23%,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喻嘉言“秋燥”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喻小勇在整理先祖医案时还发现,先祖喻嘉言“通关散吹鼻”这种急救方法与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开放气道”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他便动笔写了一篇论文《从“沙岸救急”看喻嘉言急症医学思想》,引发了业内对中医传统急救技术的重新审视。
在采访中,喻小勇谈到,自己运用现代技术,对于祖上医理的“对话”与“求证”,既发乎学术,更源于责任。
医道不堕:家学赓续的医者使命
喻嘉言的医学著作在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腥风血雨中历经多次劫难。顺治三年,他又在鄱阳湖遭遇劫匪,呕心沥血写下的《尚论篇》手稿被目不识丁的匪徒付之一炬。此后三年,喻嘉言在新建县的老宅之中,凭借记忆重写全书,书末附记:“虽九死其犹未悔,惟愿医道不堕。”
成年后的喻小勇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读书时,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同时还潜心重读了先祖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经典著作,从包括祖上喻嘉言在内的历代先贤所写下的中医典籍中,他深刻地读到了喻嘉言“医道不堕”的文化内涵。这里边不仅仅包含着医德医风的医者责任。
2018年,喻小勇结识了百芝堂中医药集团创始人方庭。方庭以当代信息化、数智化技术构建而成的数智中医理论,让喻小勇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中医推广模式,并迅速为之倾倒。于是,他携带着先祖喻嘉言的家学渊源和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深造后的收获,加入百芝堂集团。在此基础上,喻小勇组建了多位名老中医组成的专研团队,以喻嘉言《医门法律·消渴论》和留下来的古方为基础,创造性地推出了针对糖尿病的“白鲨目标调理”体系,将喻嘉言的多个经方运用于临床,帮助众多患者改善病情。
喻小勇继续解释说,在疾病管理方面,“白鲨目标调理”体系强调“五大原则”:一是医学管理:针对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调理方案,逐步调整用药。二是膳食管理:营养合理搭配,减少血糖波动,科学营养补充,改善代谢紊乱,辅助预防并发症。三是运动管理:为患者专业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激活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身体机能,远离并发症。四是心理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的糖尿病教育及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五是数智管理:利用数智化平台,实现患者数据(血糖、运动及饮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个性化管理。
守正创新:实验室里的古方新生
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的糖尿病,是全球性健康难题,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2.4%至12.9%,即每8至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
这些数据也坚定了喻小勇专研糖尿病的决心。喻小勇发现,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未被充分挖掘。于是,加入“百芝堂”之后,喻小勇组建起来的研究团队对400年前祖上喻嘉言传承下来的“清燥救肺汤”展开了充分的实验研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他们发现,“清燥救肺汤”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炎症通路,这与喻嘉言“清肺润燥”的理论高度契合,并在2022年发表了相关的论文,阐述了团队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古方新意。
在百芝堂的实验室里,“阴虚燥热”的病机可与Th1/Th2细胞失衡结合;“气阴两虚”则可对应着CD4+T细胞功能紊乱。这种中西医病机的对接,为“白鲨目标调理”奠定了基础。
谈到未来,喻小勇有三大愿景:一是以数据化验证喻嘉言医理,希望能与一些权威的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个糖尿病中医诊疗数据库,用科学数据验证中医药的疗效;二是标准化推广“白鲨目标调理”,将这一方案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的慢病管理方案,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三是开发一个“数智喻嘉言”系统,通过深度智能化学习,高度还原喻嘉言诊疗思维;同时,面向青年医师开设“江南圣医”文化传承班,让古方智慧薪火相传。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