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连日来,佳县法院紧扣民法典宣传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旨,立足司法职能,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开展两场特色普法宣传活动,从创新形式到深化成效,全方位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原来民法典里对借款规定得这么清楚,别人欠我钱好几年不还,正愁咋处理呢!”5月14日,在佳县高仲家坬村庙会上,村民李大姐对法官的讲解频频点头。
法官团队结合乡村庙会人流量大的特点,通过“板凳课堂”的形式,选取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家常话”为村民送去了一堂接地气、有温度的法治课。
在葭州文化广场,干警们结合法院审理的真实电信诈骗案件,详细拆解“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常见诈骗手段,并对照民法典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侵权责任等条款,以案释法,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使用方法。
“两场活动均设置法律咨询台,针对群众提出的土地纠纷、劳务合同等问题逐一耐心解答,切实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佳县法院负责人表示。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民法典里的知识能实实在在保护自己!”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王先生感慨道。“是啊,法官讲的这些反诈技巧太有用了,我得赶紧转发到家族群,让亲戚们都提高警惕。”一旁刘女士应和道。
据了解,此次宣传月活动累计发放《民法典》单行本、反诈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覆盖群众超1000人次,线上推送6条民法典专题普法内容,阅读量达3千以上。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民法典婚姻家庭、财产保护等重点条款知晓率提升40%,90%的参与者熟练掌握3种以上反诈技巧。
下一步,佳县法院将以民法典宣传月为起点,深化“法律六进”活动,针对青少年、企业职工等群体定制普法课程,同时依托短视频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把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生动实践,让法治理念真正扎根基层。
(李欢欢)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