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监督推动 33万涉案款从“纸上”到达企业账上

湖北日报讯 (记者周寿江、通讯员谌敏慧)法院判决应返还的33万余元被骗资金,却在判决生效后“沉睡”在扣押账户中。枣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依法开展监督,推动这笔资金完成执行并汇入了企业账户。8月7日,承办检察官介绍了该案详情。

2022年3月,被告人李某、张某以枣阳市某养殖公司的名义,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后,通过重复拍照、重复报案等方式,两年间先后骗取理赔款共计33万余元。今年1月,法院以保险诈骗罪依法对二人判处相应刑罚,二人退缴的33万余元由扣押机关返还被害保险公司。

然而,判决生效后,本该“回家”的资金,却在返还流程上停滞了。

“我院在开展‘加强刑事执行监督服务支点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中,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捕捉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成立办案组,依法开展监督。”该院检察长张虎介绍,相关单位收到检察监督意见后,迅速推进涉案款返还工作,并于8月1日将这笔钱款全部返还给了当事保险公司。

张虎表示,该院将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积极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专项行动,做实对各类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