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4月10日都不能问候“早上好”?关于清明,你了解多少?

近日

网上有传言称

“清明节不能问候‘早上好’”

还有说法称

“清明节前后都不能问好

一直要到4月10日”

“今年是特殊年,要在意点”

是真的吗?

据上海网络辟谣,对于这类消息,大可一笑置之,更不用改变自己的问候习惯。因为不论是清明节前后,还是清明节当天,“早上好”“晚上好”等各种正常问候没有违反任何民俗或禁忌。恰恰相反,每年清明节前后,“不能问好”的谣言都会卷土重来,就是为了博眼球,误导公众。

追溯“清明节不能问好”说法的由来,大概率是因为清明节有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上海迎来最佳赏花季,市民纷纷踏青赏花。(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恺)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之所以从节气变成了“节”,是因为在清明前后,有不少古代节日。从历史文献看,清明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秋千节等多个节日。

先看上巳节。这是古代一个讲卫生、求健康的节日,最早起源于周代。最初的上巳日是一种干支纪日法,时间并不固定。自曹魏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

据《后汉书·礼仪志》,人们在上巳节“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意思是彻底清洁身体,能祛除不祥。

王羲之《兰亭集序》讲的正是文人雅士在上巳节的活动。

杜甫《丽人行》首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展示了上巳节淑女们争相游春的场景。

由上海歌剧院创制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灵感正是来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不难发现,上巳节不哀伤,而是充满了踏青赏花的轻快。由于上巳节与清明时间相近,久而久之,不仅上巳节并入了清明,

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是传统节日上巳节,新虹桥中心花园内举办了“非·长上巳,曲水流觞”探寻非长宁静之旅活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吴恺)至于

本是清明节限定美食的青团,近几年来随着老字号的不断创新,口味越发多元化,受到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被清明囊括的节日中,还有一个知名度不高,却看到名称就仿佛听到笑声的节日:

可见,清明节并非只有肃穆,也有欢声。在这样的日子里,公众大可不必被所谓的谣言误导,不问候、不祝好。其实,扫墓与踏青也可以兼得而且,古人也是这样过清明。比如,清朝《大兴县志》就说:“清明日,男女簪柳出扫墓,担尊榼,挂楮钱,既而寻芳择地,欢饮而归。”

4月4日,滨海古园举行“亲情恒远 思念永在”清明文化节,设置了人文纪念“思念涟漪”互动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