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全省开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江淮运河等高等级通道效能不断释放,国家物流枢纽(基地)等集散能力逐步提升,现代物流企业主体支撑持续增强,物流供应链与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融合创新。全省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8213亿元,同比增长6.2%、快于GDP0.4个百分点;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2%,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物流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我省物流业总收入突破五千亿元至5010.5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物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完成货运量44.2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公路、铁路、水运货运量分别为27.1、0.8、16.3亿吨,分别增长3.9%、-3.8%、5.8%,航空货邮吞吐量16.2万吨,同比增长15.1%。货物运输周转量1.3万亿吨公里,增长5.2%,其中公路、铁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3922.1、784.5、8016.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4%、-5.9%、7.3%。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6.9亿吨,同比增长3.4%,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3.6万标箱,同比增长14.8%。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4%、14.8%;水路货运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芜湖港、池州港、马鞍山港、铜陵港稳居内河亿吨港行列。全省港口累计发运汽车101.96万辆,其中出口8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26%。
社会物流需求平稳增长
2024年我省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035.5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7161.3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品物流总额达70046.3亿元,同比增长11.6%;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达到1580.6亿元,同比增长11.5%;再生资源物流总额798.8亿元,同比增长12%;外省流入物品物流总额16189.8亿元,同比增长11%,随着我省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工业品、再生资源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农产品、单位与居民消费、外省流入物流需求韧性明显,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进口货物物流总额3258.7亿元,同比增长8.6%,能源类进口物流量增速整体稳定,消费品进口物流稳中趋升,机电产品如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物流增势明显,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出口物流稳定增长。
社会物流成本明显下降
2024年我省社会物流总费用6687.6亿元,增长5.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2%,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水运潜能进一步释放,长距离运输“公转水”稳步推进,产业物流协同态势良好,推动供应链全链条降本增效。物流结构向优、管理向质发展,其中运输费用占比52.6%,较去年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比35.6%,小幅上升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比11.8%,下降0.4个百分点。从费用构成上看,运输结构优化推动运输费用占比持续降低,产能明显提升带动保管费用占比有所上升,物流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员需求向质转型,管理费用占比保持回落趋势。
物流指数稳处景气区间
我省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为52.85%,整体平稳,多数月份处于53%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处于50%以上景气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全年处于较高景气区间,略高于沪苏浙。全年12个月,我省物流景气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多处于高景气区间,库存周转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等多呈现持续扩张趋势,从指数上反映出我省产业需求有序释放,供应链上下游运行效率提升。(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