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不是复述故事 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

原标题:记者专访吉鸿昌烈士外孙女郑吉安(引题)

“传承不是复述故事 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主题)

今晚报记者 穆德旺 文/摄

昨日,在2025年度全国老兵宣讲团“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主题巡回宣讲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上,吉鸿昌烈士外孙女郑吉安作为宣讲员,身着军装缓步走上舞台。通过与外祖父的“跨时空对话”形式,讲述外祖父的革命往事,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宣讲。

“外公,您看这盛世,如您所愿……”当台词响起,郑吉安的声音带着克制的颤抖。演讲过程中,她时而驻足凝视背景屏上吉鸿昌烈士的黑白照片,仿佛穿越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讲到吉鸿昌在狱中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时,她攥紧拳头、眼眶泛红,语调陡然升高:“把我是中国人的傲骨,化作不屈的脊梁!”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抽噎声,不少观众偷偷抹泪。

宣讲结束后,郑吉安接受了记者采访,她分享了首次参与此类宣讲的感受与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深刻思考。谈及此次宣讲,郑吉安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演讲形式的宣讲,此前更多是以授课方式进行红色教育。“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我足足准备了十天。作为烈士的后代,我始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那便是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是外祖父用生命诠释的信仰和担当。”她坦言,当看到台下观众的反响以及收到微信反馈中大家纷纷表示“特别震撼”时,内心深受鼓舞。她尤其提到宣讲中的情景剧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能把外祖父大义凛然的形象再现给观众,让红色故事更入脑入心,也拉近了大家与英雄的距离,所以多样化的宣讲形式很有必要。”

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郑吉安有着自己的理解。“传承不是单纯复述故事,关键是通过宣讲、阅读引导、书籍分享等教育方式,让红色基因真正入脑入心,帮大家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她宣讲的内容为例,她希望将外祖父“为民的情怀”转化为当下“为民服务的行动”,把“中国人的傲骨与民族气节”化作面对挑战时“不屈的脊梁”,将“死也不倒下的坚定信念”变为每个岗位上的“坚守”。“我们做宣讲,就是要把精神背后的内涵充实传递给大家,让红色历史和英雄精神真正转化为行动力量。”

作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天津市关工委德育部部长及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郑吉安表示未来会针对不同受众调整宣讲重点与形式。“在关工委主要面向学生群体,接下来作为老兵宣讲团成员,还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用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方式传递红色基因,让更多人了解党史、亲近英雄,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动力。”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