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傍晚,山大辅仁学校田径场。法国学生与该校足球队队员一一道别,大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印有法方学生中文名字的辅仁足球队服,此刻成了最珍贵的离别礼物。短短六天,足球的碰撞与文化的交融,让13位法国师生、家长与辅仁学子结下跨越山海的深情。

笔墨笙歌,足球为桥
见证浓浓跨国情谊
6月26日清晨,辅仁学校本部美术教室内墨香氤氲。法国学生屏息凝神,握着毛笔在宣纸上落下“中国”二字。“横要平,竖要直!”辅仁学校美术教师许孔重做着示范。当略显生疏的笔触逐渐流畅,法国孩子们兴奋地举起作品合影,汉字之美在指尖流淌。

下午,音乐教室则回荡着《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舞蹈社团学生水袖翩跹,引得法国学生争相模仿。尽管动作生涩,但张子文老师和舞蹈团同学耐心指导,大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语言从不是交流的藩篱。”指导老师课后说道。

当得知法国学生多为校足球队成员,学校特意安排足球队全程参与接待。足球教练宿广庆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在体育馆展开“攻防转换”情景教学。中法队员通过战术板手势沟通,专业足球术语成为通用语言。绿茵场上,带球突破的法国前锋与防守的我方队员在碰撞后相视而笑,竞技精神消融了文化隔阂。

交流高潮出现在7月1日的足球场。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豫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赵勇到场观战。赛场上,学校足球队与法国访问团展开激烈角逐。法国球员以欧陆风情的细腻传控掌控节奏,辅仁队员凭借快速转换与严密防守频频反击。双方在高速攻防转换中展现的专业素养令人赞叹,都踢出了各自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终场哨响,宿广庆教练率队员手捧11件定制战袍走向法国球员——蓝白队服上印制的法文名格外显著。“这不仅是竞技,更是友谊的胜利!”法方教练手拿球衣感叹。绿茵场上的汗水与笑容,此刻凝成中法青少年交流的动人注脚。
课程为媒,深耕文化
满满感动浸润心田
学校启正校区花样跳绳课堂上,法国学生为花样跳绳连连惊呼;蒙正校区的三星堆面具拓印课上,徐莹老师将三千年文明刻进木版画;而章丘考古现场的陶器残片,更让法国家长感叹:“这是触摸历史的奇迹!”


当6月30日书法课再度开启,法国学生已能娴熟地画下象征“福禄”的葫芦。学生认真点染藤黄,教师点拨要诀,饱满的葫芦缀在藤蔓。“葫芦谐音‘福禄’,承载着美好祝愿。”许老师边指导绘画边介绍中国文化特色。接着,在新铺的宣纸上已游走起“福”字笔锋。教师执腕示范“礻”部架构,法国学生屏息提按,不同字体的“福”字跃然纸上。这些浸润墨香的东方符号,即将跨越重洋装点法国学生的书房。其中,画熊猫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墨分五焦,水破淡烟,教师许孔重示范熊猫写意技法:“浓墨点睛,淡墨晕染”。法国学生凝神运腕,憨态可掬的熊猫跃然纸上,引得惊呼“太神奇了!”

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背后是辅仁学校成熟的国际交流体系支撑。国际交流项目组统筹三个校区资源,学生发展中心设计的“一日课程体验包”囊括文化认知、艺术体验、体育交流三大模块。十余名双语志愿者经专业培训,成为此次访问流动的文化使者。
当返程大巴缓缓启动,法国教师、家长的手机里存满了书法习作、拓印团扇、民乐弹奏、足球竞技的影像资料。家长代表说道:“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温度。”法国访问团领队在致谢中写道:“孩子们是哭着离开的。你们用专业与热忱,让短短六天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藏。”这份情谊早已超越活动本身,辅仁学校以课程为媒、以专业为桨,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划出了一道绚丽的青春弧线。
记者:史春勇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