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万卡集群 赋能区域数字经济腾飞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与教育、医疗、文旅、金融等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桂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桂北智算中心”)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一阶段已经基本完工等待验收,二阶段正在火热建设中。

背景

2017年3月,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方案》指导下,桂林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签约仪式,标志着以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双创园项目为核心的数据产业成功入驻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记者了解到,桂林经开区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项目主要建设华为桂林大数据中心,包括实时业务承载中心、展示中心、管理中心、软硬件生产基地等,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办公及研发基地等工程。其中,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于2021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共建设机柜876个,并获得《数据线场地基础设施认证证书》,成为全区首个获得A级认证的大数据中心。该项目也是广西首个三线高速机房,互联网出口宽带可达到1000G+,可为广西并面向东盟等重要网络核心节点提供双路容错和大带宽的支持能力。据悉,以该数据中心项目为依托,我市搭建了桂林鲲鹏云平台,平台已入驻单位100多家,应用系统近200个。

桂北智算中心为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据项目经理谭志勇介绍,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以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为基础,涵盖了基建基础设施(机房基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完整系统。该智算中心于2024年3月开工,分为两个阶段建设,规划建设机柜1898个,总投资额5.91亿元。项目建成后整体可以支持人工算力万卡集群部署,算力支持可达3000P以上,存力支持可达10000P以上,构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数据要素中心和公共算力中心。

现场

上周五,记者来到桂北智算中心建设现场,该项目一阶段已基本完工,正在等待验收,预计今年5月开始投入运营。

谭志勇介绍,桂北智算中心利用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的6号、8号标准厂房改造,改造面积为20474平方米。同时,项目新建了一个油机平台,占地面积为918.1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37.15平方米,地下建设内容包括储油罐、蓄水池等。据悉,6号厂房和油机平台均为一阶段建设内容。

他告诉记者,桂北智算中心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A级机房要求建设,遵循“高标准、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设原则,充分体现出节能、环保、生态的绿色理念。“建设中我们采用了新型制冷技术、供配电技术、锂电池技术,综合布线、智能运维系统、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优化用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降低PUE,加快数据中心节能。”

记者在6号楼看到,整栋楼设有8个机房、6个配电房、6个电池房,共设有982个机架,其中6KW机架686个、9KW机架60个、14KW机架236个。“现在很多单位和企业都有比较大的服务器,数据较多,但他们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机房,或是承载不了这么大的业务,智算中心建成后,企业可以把服务器放到我们的机房里,中心可以对他们的服务运营提供基础保障。”谭志勇说。

目前,油机平台也已经建设完成,共配有15台柴油发电机。记者了解到,该平台今后将作为整个智算中心的动力后备保障。

走进8号楼,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改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记者看到,楼内堆放了不少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正在拆除楼里原有的水管。谭志勇介绍,8号楼将设置机架916个,其中6KW机架548个、14KW机架368个。目前该楼栋正按照机房建设标准改造,拆除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楼内区域重新分区、隔断,并进行电力电缆铺设、地方防静电处理等改造,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完成大部分设备安装,第三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工作和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心声

人物:何占磊,桂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总监

桂北智算中心是桂林市的重点工程,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是项目的全过程咨询服务单位。作为公司一员,能参与项目建设,我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这一项目机柜数量大,涉及土建、装饰装修、机电、暖通、消防、智能化等专业,从项目前期准备到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再到二阶段的开工,每一步都十分关键。我主要负责对项目的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把控,需要监督、检查各项施工交底的实施,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合理组织施工安排,确保各工序有序推进,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还记得建设油机平台时,原本去年4月就要开工,但因为天气原因一直延迟到6月才动工。因为比计划时间晚了2个月,我和同事们一直在积极与各方协调,优化工期,最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

现在项目建设进入了关键期,各专业之间都在交叉施工,我们也会精心组织、把控项目进度和资源,确保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确保顺利实现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能为企业在通信、信息化等方面提供更多便捷,也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我很期待桂北智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也一定会为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手记

在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而新型基础设施就包括了信息基础设施,包含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走进桂北智算中心,项目一阶段等待验收的沉稳与二阶段热火朝天施工的忙碌互相交织,谱写出一曲桂林数字经济发展的激昂乐章。站在改造完成的机房中,眼前的一台台机架整齐排列,它们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个企业的服务器,更是桂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未来。而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有条不紊忙碌的身影,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数字中枢”正在他们一砖一瓦、一管一线的铺设中逐渐成为现实。

等到桂北智算中心正式运营使用后,它必将成为一颗强大的“数字引擎”,打造出新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为桂林及周边区域的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的算力支持,促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桂林乃至整个广西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奋勇前行。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