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近50%外贸企业表示将减少对美业务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中国贸促会28日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在发布会上介绍,调研显示,有近50%的外贸企业表示将减少对美业务。

美国已成为扰动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的最大变数

28日,中国贸促会发布了2025年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赵萍介绍,从综合指数看,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9.9%,环比下降2%。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南非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1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轻工、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行业是引发经贸摩擦的主要领域。

从分项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47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2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30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28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98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居首。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52,处于高位,较上月上升17个点。当月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22.8%,环比上升13.9%。电子、轻工、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纺织和化工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赵萍提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成为扰动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的最大变数。美国所实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8个月居首;发布关税、管制和制裁等单边限制措施数量最多,连续两个月居首;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也一直排名首位。美方发布国家安全备忘录,启动进口铜232调查,提高铝232进口关税,重新征收部分钢铁产品232进口关税,进一步推行“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发布所谓“对等关税”总统备忘录,将美国规则、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全球发展之上,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也严重干扰了各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各国人民生活消费。

调研称近50%的外贸企业表示将减少对美业务

赵萍表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最终受害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和普通民众。

赵萍介绍,为深入了解广大外贸企业受美加征关税影响,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做好贸易促进服务,近期中国贸促会面向全国1100余家外贸企业开展问卷调查。调研显示,有近50%的企业表示将减少对美业务,同时有75.3%的企业计划拓展新兴市场弥补对美出口减少份额。受访企业普遍表示,频繁变化的关税政策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让企业难以做出长远规划,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政府一揽子稳外贸支持政策帮扶下,广大外贸企业正在开辟增量市场、拓展内销市场、联动增强供应链韧性,审时度势,积极作为,千方百计克服当前的挑战。

赵萍表示,下一步,全国贸促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决策部署,持续加强调查研究,时刻关注外贸企业动向,搭建更多务实交流平台,优化商事法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有力应对外部冲击。(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