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学子 | 张淙博:揽十余项大奖,闪耀科创赛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在深圳市南山区二外集团学府中学,有一位光芒耀眼的初三学子——张淙博。他就像一颗璀璨的科创新星,手握十余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大奖,凭借着卓越的创意与智慧,为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二外集团官方公众号推出“二外学子”专题,对张淙博个人事迹进行了发布。

“科技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从‘为什么’开始,再到‘怎么做’。”回顾自己的科创历程,张淙博将成长轨迹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好奇驱动、问题导向、迭代突破。

小学阶段:失败中的希望种子

2019年,还在读小学的他迎来了科创生涯的初次挑战——参加《全球月球营地挑战赛》。那时的他,技术尚显稚嫩,作品最终未能获奖。但这次失利并未让他气馁,反而成为他探索科创世界的契机。他意识到:“失败不是终点,而是开启发现问题大门的钥匙。”此后,他开始自发研究月球环境与建筑结构的关联,用纸板模拟穹顶承重实验。正是这种“边试错边学习”的习惯,为他日后的科创之路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初中转型:系统学习与思维跃迁

进入初中后,张淙博迎来了科创学习的新阶段,开启了系统而深入的学习之旅。

编程与电路:从对编程和电路一窍不通,到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他付出了无数努力。每晚,他都会抽出1小时,沉浸在模拟智能家居控制场景的学习中,通过不断实践,逐渐精通这一领域。

3D建模:为了设计《携氧破窗逃生装置》的机械结构,他反复调试SolidWorks参数。他还深入研究汽车玻璃应力分布,力求让装置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跨学科整合:他遭遇了电力载波通信的干扰问题。通过查阅大量专业论文,他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最终创新性地采用蓝牙+ WiFi双模方案,成功解决难题。

“每完成一个项目,都是一次自我认知的飞跃。”他总结道,“比如做《中国‘芯’通信项目》时,我意识到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不能只追求‘酷’,更要解决‘痛’。 ”

高光时刻:荣耀见证成长

在科创赛场,张淙博斩获许多荣誉。2024年,其凭借《NFC智能安全插座》斩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并在深港澳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中摘得桂冠;以通信科技创新项目《中国“芯”助力中国梦》登顶全国总决赛,展现硬核实力;南山区第26届教育科技节学生科技发明一等奖。2023年,携《携氧破窗逃生装置》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铜奖,用科技守护生命安全。

2023年备战全球发明大会期间,他遭遇最大挑战:《智能避障器》的超声波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误判率高达40%。面对这一难题,他没有退缩。连续三周,他白天记录不同材质的反射数据,夜间则借助MATLAB进行建模分析。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他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将精度提升至92%。“那段时间,我连做梦都能看到代码在眼前滚动。但正是这种坚持自主探索的过程,让我真正明白了‘问题拆解’的重要性。”

“科创之路没有终点,我会继续用科技创造价值。”张淙博的誓言铿锵有力。他的故事,是学府中学“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无数怀揣科创梦想的少年勇敢逐梦未来的真实缩影。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张淙博正稳步前行,用行动诠释着少年的无限可能,为更多同学照亮前行的方向。

(本文图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