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技金融培育香港新优势

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在探索科技金融体制方面,香港拥有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双重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校、领先的基础研究实力及发达的科研合作网络;在金融方面,香港的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高度接轨,是全球金融网络中的重要交汇点。香港可凭借其在科技、金融和国际化方面的禀赋,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积极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在支持内地和香港经济创新发展中,推动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新优势。

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做法来看,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取得持续成功的重要经验。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引擎。没有金融支持的科技创新是“贫血”的创新,没有科技创新支撑的金融是“泡沫”的金融。发达的金融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活水”,科技创新则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对于香港而言,发展科技金融能够充分释放其在科技与金融领域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其高度国际化的开放优势,从而有效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整体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科技金融的发展可以为香港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有助于拓展香港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香港在巩固传统金融业务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探寻新的增长点,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例如,香港针对生物科技企业推出的特殊上市制度安排,有力地带动了科技金融的快速崛起,使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此外,香港还致力于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这不仅为科技成果的流通与交易搭建了平台,还将有力推动评估、法律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为香港创造更多元的经济价值。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香港,并为早期科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未来可灵活推广这种“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充分释放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坚实的资本支持。

科技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将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香港新型工业化发展。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达到4694家,比2023年增加10%,创下历史新高。这说明香港已成为孕育科技企业的理想之地。香港的知识产权授权模式为科技企业的专利运营提供了成熟的法律框架、高效的交易机制和广泛的市场渠道。下一步,香港可更紧密地与本地高校和重点实验室对接,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资本扶持模式,促进更多专利成果产业转化。

科技金融的发展有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整体功能和角色将从过去的“超级联系人”逐步向“超级增值人”转变。在上市融资方面,香港放宽了相关措施,并持续强化与不同地区上市规则的对接,为吸引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创造良好条件。自2018年港交所实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改革以来,已有近70家生物科技企业成功上市。2023年3月,港交所推出“18C”改革,允许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目前已有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公司成功上市。香港可凭借其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及领先的资本市场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增值”“金融增值”,使香港本地的科技产业成为内地乃至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将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