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遵义市汇川区南京路上的盈之宝小区,几位老人悠然地坐在休闲长椅上,聊着家长里短。修剪整齐的绿化带生机盎然,电动车辆有序停放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很难想象,这里曾因物业矛盾陷入过困境,公共设施老旧破败,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矛盾重重。
“现在只要在微信群里说一声楼道灯泡坏了,几分钟就有人来修理,住在这里,心里特别踏实。”居民简祖荣热情地带着记者穿梭在小区中,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这两年来小区发生的变化。

从“失管”到“接盘”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缺位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顽疾”。汇川区上海路街道南京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胡小梅深刻记得第一次踏入盈之宝小区的情景:电梯钢丝绳锈迹斑斑、绿化带里堆满了垃圾、业主们满是抱怨。
转机出现在2022年11月。业主们强烈要求更换物业公司,社区党总支果断决策,由社区公益企业遵义汇聚众商贸有限公司接管小区物业。“这不是普通的‘代管’,我们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胡小梅坚定地说。
然而,社区接手物业的消息还是让有些居民充满疑虑。“社区来做物业,能行吗?会不会只想着赚钱?”
正式接手后,社区物业公司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居民们的质疑:更换了锈迹斑斑的电梯钢丝绳,让居民乘坐电梯时不再提心吊胆;修补了破损的路面,让大家出行更加安全顺畅;更换了昏暗的路灯,夜晚的小区变得明亮温馨;增设了休闲座椅,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的好去处……一件件暖心小事,逐渐赢得了居民的认可。

一年后,一位曾经心存质疑的居民对胡小梅说:“你们可别走,社区的物业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特别满意!”
遵义汇聚众商贸有限公司物业经理倪正乾认为,作为公益性物业公司,首要任务是服务好老小区居民,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追求利润。
令居民们惊喜的是,物业公司将大部分结余经费投入到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居民杨昌碧提起社区物业赞不绝口:“现在的保安、保洁还有物业工作人员,都特别好。他们很关心业主,在小区里碰到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看到我们老年人拿的东西多,还会主动帮忙。”
“我们赚的不是利润,是民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再辛苦也值得!”有着20年社区工作经验的胡小梅深知,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关键就是要积极倾听居民的心声,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三方共治共享
物业工作看似琐碎,但桩桩件件都关系着民生。如何让治理效能持续发挥作用?社区党总支给出了答案: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共治共享。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推行楼层包保制,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单元、每一层住户。

党员唐玲霞就是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两年多来,她总是尽心尽力地为邻居们服务。2023年11月,唐玲霞和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进行全员信息采集。当他们身穿“志愿服务”马甲来到一户老人家家里,要求老人提供身份证登记时,老人投来怀疑的目光。唐玲霞真诚地说:“叔叔,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我胸前佩戴的这枚党徽。”老人看到党徽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和老伴的身份证。
回忆起这件事,唐玲霞依然十分感动:“从这件事中,我深深感受到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和敬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为了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南京路社区创新推出“三方交叉任职”机制,建立“共商共议”模式。这一举措打破了治理壁垒,形成了相互监督、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
陈霞是南京路社区的党总支委员、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盈之宝小区的业主,现在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小区业委会委员。“社区在盈之宝小区管理中探索出‘三方交叉任职’机制,即社区党总支委员任小区业委会委员、小区业委会主任任社区网格党支部兼职委员、业委会副主任任物业公司质量监督员,这样就搭建起议事平台和监督机制,有事三方一起商量,相互协调、相互监督。”
同时,还建立起“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物业管理制度、业委会守则、信息公开制度、例会及表决制度等,规范监督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事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公共收支情况,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小物业托起大民生
物业暖,民心聚。从曾经的“无人管”到如今的“共同治”,从“矛盾窝”变身“幸福里”,南京路社区用有温度的物业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真心认可,构建起社区党总支统筹、社企联动、各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今年86岁的李作碧是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小区开展志愿活动,她都积极参加。“特别感谢社区党组织,不仅关心我们这些老同志,还改善了居住环境。现在小区干净整洁,大家都很文明,我们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我也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据了解,从南京路社区接管盈之宝小区物业以来,共收取物业费120余万元,纯收益20余万元,办结民生实事20余件,居民主动缴纳物管费占比95%以上。其中16万元纯收益用于小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社区领办物业,一是解决了12人的就业问题;二是将我们的治理延伸至小区至楼栋;三是提升了小区的服务水平,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四是增加了社区公益经济收入,并将部分物业费收入反哺小区配套建设。”胡小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南京路社区将继续从居民身边的小事入手,按照“建强组织聚势能、建好机制提效能、做优服务增动能”的思路,分类推进适合不同小区的治理模式,真正打通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