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车尚驱:为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注入“中国动力”

红网时刻新闻5月6日讯(通讯员 冯帅 贺婷军)“我们研发生产的电动轮电机具有效率高、恒功范围宽及功率密度高等优势,是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心脏’,能为矿山运输提供强劲动力。”近日,湖南中车尚驱电气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中车尚驱)工作人员介绍。

湖南中车尚驱作为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洲电机)裂变孵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电动轮电机国产化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其电动轮电机累计装车超500台,创造直接销售收入超亿元。

湖南中车尚驱研制的电动轮电机。

技术攻坚:从“卡脖子”到“领跑者”

“电动轮电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矿车的动力输出和运行效率。”湖南中车尚驱高级主任设计师黄松海介绍。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牵引电机技术一直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维修保养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运输设备的自主发展。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2009年,湖南中车尚驱的母公司中车株洲电机依托在轨道交通牵引电机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启动了电动轮电机研发项目。黄松海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的团队成员,一头扎进了实验室、车间及运用现场,开始了艰难的自主研发之路。

黄松海(左二)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探讨。

“当时,国外的技术封锁非常严格,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和技术支持。”黄松海回忆,“但我们深知,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研发团队在初期面临多重挑战,比如,电动轮电机接口设计标准化程度低、控制系统匹配难等,研发团队针对矿山机械等复杂场景,开发了“模块化接口平台”,通过统一物理尺寸与通信协议,实现电机与减速器、传感器的即插即用;在控制系统匹配方面,引入“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仿真优化电机与整车控制策略,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同时,团队对电动轮电机各部位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各部位的密封圈、接线座等选用低温材料,保障了电机能在-50°C的低温环境中安全可靠运行。

经过无数次的设计、仿真、试验和改进,黄松海团队终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轮电机。

市场信任:从“国产替代”到“全球认可”

技术突破仅是起点,市场信任才是长期竞争力。湖南中车尚驱通过“技术+服务”双轮驱动,逐步赢得客户认可。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湖南中车尚驱的电机在性能上毫不逊色,但在价格上却更具竞争力,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满足不同矿山环境和工况的需求。

优异的性能、可靠的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得到用户赞赏,多批次电动轮电机订单源源不断。目前,湖南中车尚驱已与北方股份、三一、徐工、柳工、山推等国内主机厂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矿山的运输设备中。2024年,其电动轮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50%。

湖南中车尚驱的电动轮电机应用于矿山运输设备中。

“我们的电动轮电机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突破,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湖南中车尚驱项目营销团队负责人谢钟强介绍,“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澳大利亚、智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呈现蓬勃扩张之势。”

随着矿山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的需求增加,湖南中车尚驱的电动轮电机市场前景广阔。谢钟强表示:“我们将继续开拓市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紧贴国家‘关键部件国产化’的战略部署,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轮边电机领域全面实现国产化替代”。

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深耕,湖南中车尚驱已成为全球电动轮电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发展轨迹不仅印证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也彰显了石峰“智”造的强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