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刘亭
近期,美国执意开展以“对等关税”为名头的贸易战,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受此拖累,呈现出剧烈震荡和不确定性。
要来躲不了,“天不会塌下来”,关键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毕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打铁还得自身硬。
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外国贵宾时已表明了态度:“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也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坚定。中国从来就是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并没有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权益。但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真正发展起来以后,一国独大的霸权主义就认为有人动了他家的“奶酪”,受不了了。战略博弈和竞争也好,战略对抗和地缘战争也罢,中国人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当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暴风雨果然来临之时,一味地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恰恰是当此“乌云压城”关头,坚定“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气概和定力,却是第一位的。如果一看对方火力全开、泰山压顶的阵仗,就立马认怂、方寸大乱,那后面还能有什么有效的应对,还能指望什么属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呢?恐怕也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其次是清醒。战后80年,世界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以及整个经济全球化进程,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并不等于有的国家可以滥施关税大棒,对所有的贸易伙伴为所欲为。
面对新的形势和压力,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对手的软硬兼施、围堵包抄,我们合纵连横、另辟蹊径。西方不亮东方亮。我们有十四亿人的国内大市场,全球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吃饭穿衣、物美价廉,分工效率、比较优势,这些都是人性、是常识,也是规律,谁都违拗不了。这件事越往宽里想,越往远处看,我们就越有必胜的信念。
看这次对美滥施关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中央始终沉着冷静,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握道义制高点和斗争主动权。美国关税大棒挥起后,中方随即发布了《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表明严正态度。政策工具箱也持续上新,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成熟一项出台一项。第137届广交会、消博会开展迎客,万商云集,见证的正是中国外贸的成长性与韧性……
最后是有作为。贸易战显然是我们不想要的,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未必不是一件带上引号的“好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顺风顺水地发展固然是好,但时间久了,也会身陷“舒适区”而不自省,以为照样可以年复一年、山河依旧。改革开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创新发展无止境。
我们的经济,终究不能停留在中低端的水平,而必须以质取胜、以新制胜,从粗放外延的高速度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但也必须认识到,真正的硬核科技是买不来的,大国必须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终究不是空喊虚的口号,必须扎扎实实地建立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之上。
无论是推进教科人“三位一体”发展,还是推进科技和产业“两个创新”深度融合;无论是推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和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是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大市场,切实改革收入分配、扩大国内消费,最终都须归结为我们要对过往轻车熟路、习以为常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贸易战或将倒逼我们进步。进一步地化危为机、把坏事变成好事,就看我们下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真功夫、硬实力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立足开放,发展“地瓜经济”,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地域小省,向市场大省再到外贸大省,最后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从总量来看,2024年浙江出口总额3.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5%,规模稳居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152.7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第三;对外直接投资额171.4亿美元,亦为全国第二。从结构来看,浙江的出口依存度为43.2%,是全国的2.3倍,亦为全国第一;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分别达15.3%、13.1%,远高于GDP(6.8%)和工业增加值(7.4%)占全国的比重。
以上是我省历年来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但在当下,显然浙江又成为了承压重的省份。对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有效应对。
当下,很多人关注到,浙江省委、省政府正积极应对,努力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全省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做好打基础利长远调结构优质效的各项工作。同时,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并接连赴有关城市和部门走访外贸企业、调研外贸出口,强调要围绕“稳拓调优”,全力打好工作、政策、服务组合拳,全力为广大企业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有力支持。相关部门也接连出招,联合全球各大平台开展“跨境电商新市场拓展行动”,举行外贸优品进商圈、进商超、进电商对接会……
紧盯国际经贸形势新变化,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目标的指引下,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增进自觉,突出“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贯彻好相关六个方面的工作部署。在当前,个人建议,要从细化应对、长短结合、增强韧性的角度抓好工作,如政府部门要在深入调研、详尽排查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协调,更及时提供一流响应和服务;对有的受较大直接影响的外贸企业,提供必要兜底性的支持和保障;发扬“五千精神”(在原有“四千精神”基础上,加上李强总理说的“克服千难万险”),在国际范围内扩展新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遵循“八八战略”守正创新、特色竞争的战略思维,打好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网上丝绸之路”)和营商环境这三张我省既有实力又有潜力的开放经济牌等。
(刘亭,研究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邀委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