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脱口秀“秀”出了什么

近日,在武警江西总队组织的“架起桥梁、倾听心声”军营脱口秀大会现场,主持人熊峻毅用一段“自嘲式”的开场分享了自己的囧事与从军以来的收获,包袱频出,笑点满满,一下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既要守好理论灌输主阵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将基层官兵吸引进来、调动起来。”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说,举办军营脱口秀是他们为真实倾听官兵心声展开的一次探索。他们着眼青年官兵的认知习惯、兴趣特点,借鉴网络流行的新潮表达方式,组织开展“架起桥梁、倾听心声”军营脱口秀大会,就是为了鼓励官兵站在麦克风前吐吐槽、说说心里话,以便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准确摸清部队倾向性问题和官兵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一手资料。

“装了这么久深沉,昨天刚能脱口,今天就来秀,尤其是在总队的舞台上‘带薪吐槽’,好神奇啊。这是让我一边真心话,一边大冒险啊!”在热烈的掌声中,来自武警南昌支队的薛战首先“出战”。

“有人说,好文书抵半个指导员,也有人说,好伙食抵半个指导员,合着只要把文书带好、把伙食抓好,那岂不是……”“上级发通知经常火急火燎,上午通知下午要,中午通知马上报,迟报晚报就通报。”妙语连珠中,薛战轻松地讲述着自己的基层任职体会,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吐槽“画大饼”“五多四过”等问题现象,让官兵们深感“辣味儿”十足。

“作为‘军中之母’,在中队多少有点威信,让我来逗大家笑,这本身就很搞笑,我是敢怒不敢言呀!”来自武警景德镇支队的李元世走上讲台一开口,就引得全场哄堂大笑。随后,他讲述起给身边战友介绍对象,帮助纠正恋爱观、婚姻观的故事,并借自己平时打篮球、踢足球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人从‘不会’到‘会’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激情和机遇,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学习、去实践、去总结。”

“可能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技能的生疏、知识的瓶颈、信心的动摇,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不断成长。”李元世笑着说,“就像我的人生,前26年从未搞过脱口秀,尽管舞台效果不咋地,但这也见证了我的突破和成长。”

“我和那些小鲜肉一样,都是靠脸吃饭的。当然,也有一点不同,他们靠的是颜值,我靠的是面值——一张脸谱好几百元人民币呢。”武警萍乡支队高王鹏练就了一手川剧变脸的绝活,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随队下部队演出时的所见所闻。

“我发现,周一到周五都比较好演,最难演的反而是节假日。”高王鹏回忆说,有一次演出安排在周六晚上。站在台上,他明显感觉到战友们的热情和往日不同,笑声中带有一丝勉强,掌声显得格外急促,场子始终不够热。事后,高王鹏和大家交流时,有战士直言不讳地指出:“不是你们的节目不好看,而是好不容易到周末,就想刷视频、打篮球,和女朋友聊聊天,还要组织集体看演出,实在是有点不情愿。”

高王鹏的故事真实道出了战友们的心声。活动现场,坐在台下的总队宣传处领导当即表示,今后总队“四个服务”走基层巡演,尽量安排在工作日进行,避免占用基层官兵休息时间。

“为了证明我真的是人才,我来到这个舞台。到了才发现,原来我是唯一的文职人员,唯一的女性选手,我就是‘全村的希望’!”总队医院傅承霄尽管入职时间不长,却毫不怯场,在台上侃侃而谈。她讲起医院近期的变化时调侃说:“这台超龄服役的核磁共振仪终于要光荣退休了,因为新的仪器已经到了咱们仓库,但是,机房装修还在招标……”

傅承霄提到的情况让很多官兵感同身受,大家默契地鼓起了掌。“官兵健康无小事,关乎练兵备战。”组织点评时,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专门就傅承霄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要求梳理影响官兵就医就诊的挠头事、烦心事,形成“服务清单”,由机关业务部门对口跟进解决,指定专人定期反馈进度,以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回应官兵期盼。

这场军营脱口秀大会上,由各单位推选的10余名脱口秀达人轮番上场,带来《特战那些事儿》《指导员“特烦恼”》《军营里的“人情世故”》等精彩表演。节目中,槽点与痛点交织,反映官兵真实生活和思想现状的兵声兵情在欢声笑语中渐渐展露。

活动结束后,在场的各单位领导主动认领问题、承诺解决问题。“架起桥梁、倾听心声,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武警景德镇支队领导深有感触地说,“今后我们要用更加信任的、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问题,确保小事不出中队、大事不出支队、矛盾不交总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何宗卯 邹常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7日 06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