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构建“学术研究、文化赋能、科普教育”三维矩阵 创塑“刘徽故里 品质滨州”科学文化品牌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4月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协专场,邀请滨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洪民,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盛,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新闻发言人宋士波,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正大,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科技馆馆长王兆永,围绕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科普工作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盛介绍,去年以来,滨州市科协紧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刘徽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契机,按照中国科协工作要求,鼎力担当,扎实推动,构建“学术研究、文化赋能、科普教育”三维矩阵,创塑“刘徽故里 品质滨州”科学文化品牌。

搭建高端研学平台。成立滨州刘徽数学研究会,特邀彭实戈院士牵头提报《关于挖掘刘徽科学文化资源 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建议》被省领导批示采纳;组织滨州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刘徽18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赋能刘徽科学文化。成功将编号“36171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刘徽星”;促成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协、滨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设计制作文创产品,编印地方教材《走近刘徽》,编排算盘舞蹈,设立“刘徽公益基金”,举办“刘徽挑战杯”数学竞赛,为弘扬刘徽科学文化注入新动能。

打造科普宣传矩阵。依托“科普滨州”公众号、“滨州市科技馆”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宣传刘徽数学思想;打造市科技馆“徽思启智舱”、韩店镇刘徽科普长廊、众林文史博物馆刘徽专区等线下科普宣传平台;组织刘徽专题国家级、省级媒体滨州行活动及数学泰斗刘徽专题巡讲,广泛传播刘徽学术成就与崇高科学精神。

2025年,滨州市科协将继续以“刘徽年”为契机,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以更强力度扩大刘徽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做强“刘徽故里”科学文化品牌。

办好一个会。借助“刘徽故里”品牌影响力,经积极争取协调,中国数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最终确定于今年10月份在滨州市举办。届时,将有近20名院士、200余位数学家、1000余位全国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滨州,大会将颁发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和钟家庆数学奖,并开展200场次左右的分组报告。市科协将充分利用年会契机,用足用好“刘徽故里”科学文化品牌,主动策划院士专家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

布好一个展。举办山东省“殊方同致,数铸文明”巡展启动仪式,在魏桥国科图书馆设立刘徽数学思想专门展区和古代数学文化书籍阅览区,打造沉浸式刘徽数学思想科普体验平台。引入古代数学科普专家,拓展刘徽科普资源,创研展教课程,推进刘徽数学思想文化传播。

颁好一个奖。为聚强刘徽影响,在山东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彭实戈院士支持下,市科协与山东大学、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共同商讨发起设立刘徽奖,并成立刘徽基金会进行奖项的专业运营,构建权威评选体系,关注支持大数据、AI算法、基础数学研究、数学交叉学科以及数学科普等领域创新性研究,重点奖励这些领域中具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和创新成果,吸引优秀数学家和先进成果落地山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塑造滨州科创标志性品牌。

完善好一个机构。完善刘徽数学文化思想研究机构,对接刘徽基金会及国际科学组织,系统开展学术思想研究与国际交流,编撰数学科普丛书,协助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编印《刘徽志》,推进刘徽数学思想研究。

打造好一支队伍。以数学、文化、科技领域专家及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组建刘徽科学文化宣传队伍。联合宣传、文旅、教育等部门,通过学术研究、全媒体传播、校园科普、文旅融合等形式,打造线上线下刘徽科学文化宣传矩阵。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