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铁广州工程局施工的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该工程位于惠州港荃湾港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毗邻深圳和香港。工程将既有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由7万吨级散货船单向乘潮、5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不乘潮,升级为10万吨级船舶(8万吨级油船)单向乘潮通航标准,长度为19.1km。主航道划分为四段:主航道外段、主航道内段、西支航道、东支航道。施工内容包括航道疏浚工程(挖泥、清礁)、导助航工程(前后导标、浮标及岛礁灯桩)、航道试运营期维护(挖泥)等。
在建设单位惠州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的高效协调推进下,项目部实现了进度、质量、安全的高质量完成,为惠州港打通了一条出海新通道。项目2024年2月完成航道主体疏浚工程,2024年11月浮标工程通过效能验收,2025年4月前导标、后导标工程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效能验收。

清礁段施工是项目的施工重难点,党员突击队员24小时在海上轮流驻守清礁凿岩船,通过采取做试验段的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有效提升凿岩清礁效率,较节点工期提前一个半月完成重难点区域的施工。荃湾港区航道内段存在碍航石块,项目部认真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禁止爆破施工,为减少对保护区的破坏,项目部采用抓斗船+凿岩工艺清礁施工,既满足了环境保护要求,又高质量完成了清礁作业。项目部累计投入耙吸船、抓斗船、凿岩船等施工船舶30余艘,作业高峰期370余人,疏浚日产量多次突破20万方,创造了行业施工新标高。

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是继惠州港荃湾开港第一爆、惠州燃料油码头2万吨及30万吨级码头之后的又一重要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重要航道,持续提升荃湾港区接卸大型船舶的能力,联通形成国际航运大动脉,构建起支撑埃克森美孚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的“海上高速”,推动大亚湾实现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标志着惠州港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大幅提升。惠州港作为大湾区六大港口之一,与广州港、深圳港形成差异化互补,推动惠州港从产业港向“产业港+贸易港”并重发展转型,促进惠州港高质量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余修学、郝留建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