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体系从单一向综合突破

青羚网讯5月15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科研合作支撑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通过建立雪豹保护联盟、专家工作室等平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为科研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科研监测体系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从单一向综合的突破和转变。

2017年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与省气象局深度合作,从生态要素监测、技术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实践等方面确立战略合作框架,结合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需要,共建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实现了对祁连山区域气象要素、生态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连续8年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气象公报》,更精准地掌握祁连山的生态状况,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和共建共享原则,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共同研究祁连山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多年来,与34支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合作项目5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28篇,申请专利36个,注册科技成果2个,发布标准2项。此外,与多家社会组织和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调查、科普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增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科研实力和应用水平。

据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着重在生态大数据建设、旗舰物种研究、生物多样性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承载力评估、生态修复科技创新与应用、生态监测评估能力提升、人兽冲突调查研究、冰川保护示范、碳汇测算等方面寻求全方位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科研合作机制,引入更多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手段,为祁连山生态保护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支撑。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