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河清水润两岸

夕阳铺洒在史河水面,波光粼粼的河水漫过五里拐橡胶坝坝顶,缓缓滋养着皖豫两岸的万亩良田。8月27日,站在这座横跨安徽叶集、河南固始的橡胶坝上,记者看到的不仅是一汪清水、两岸绿意,更是两地打破省界壁垒、共做“水文章”的生动实践——这条曾经因行政区划而面临协同难题的母亲河,如今正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姿态,成为串联起两省生态保护与共同富裕的黄金纽带。

叶集区水利中心主任徐林向记者介绍,史河作为淮河一级支流,是两地共同的“母亲河”,但长期以来,由于分属皖豫两省,河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工作常因行政区域划分面临协同难题。2023年,作为安徽省政府调度新开工重点水利工程,史河防洪治理五里拐橡胶坝工程开工,这也是史河省界段“一河两岸”打头阵重大合作项目。

在开工中,首先就要攻克行政壁垒的难题。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会产生砂石资源,在无跨省项目泥砂审批处置的先例下,叶集与固始两地跑省跑市跑淮委问计寻策。2024年2月23日,叶集区水利局与固始县水利局签订《泥砂弃料处置收益分成协议》,对双方弃砂处置分配事项进行约定,为跨省项目产生的砂石处置开辟了先河。

2024年9月,橡胶坝工程顺利完工,成为皖豫毗邻地区跨区域水利协作的标志性工程。

站在橡胶坝上向史河四处远望,上游蓄水区域波光粼粼,水清岸绿,河水漫过坝顶向下游流淌,两岸是良田万亩。“在没有建坝之前,下游固始境内的农田需要灌溉,就要向淠史杭打报告要求放水,到了枯水季节,上游河床就会裸露出来。”徐林告诉记者。

橡胶坝建成之后,通过拦坝蓄水形成良好的水生态、水环境,可以起到稳固河床作用,同时形成一个天然水库,在干旱季节为下游固始县农业灌溉及人饮供水提供双重保障。结合史河河床滩面整治,陈淋子大桥至橡胶坝段已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网红打卡地。

为进一步把史河两岸打造成为生态长廊,当前两县区正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坚持“还河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的原则,通过“以河养河、以砂养堤”的方式,共同谋划推进省界毗邻水网构建史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该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及护坡护岸、沿河生态修复、水环境提升等,治理面积约16.5平方公里,旨在打造皖豫省际毗邻地区“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区。

徐林告诉记者,下一步两县区将继续深化合作,力争更多的“一河两岸”项目“能落地、建得成、效益好”,在省界河湖建设方面走在前、做示范,朝着“一河两岸”共同富裕目标奋勇前进,为叶集、固始共建、共治、共享史河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将合作的示范成果打造成为全国其他省际毗邻地区的典范。

夕阳西下,史河水顺着坝体平稳流淌,这座横跨皖豫两省的水利工程,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叶集与固始紧密相连。从打破行政壁垒到创新监管模式,从生态治理到利益共享,叶集与固始的跨省合作,为全国省际毗邻地区河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条河不仅守护着两岸的安澜与生机,更见证着两地携手共进、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来源:中安在线

审核:张剑 编辑:胡霈霖 校对:解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