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积分增活力 美丽能变现

如今,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28个村8000多户农家,几乎都有一本“积分存折”,用于记载参加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助人为乐等社会活动获得的分值,这些积分可兑换日用品,通过这种方法调动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东漳头村是槐桥镇实行“劳动积分+兑换奖品”较早的村,始于2024年4月。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晓波说,他们刚开始组织村民在手机上下载一款数字乡村软件,其中有“村容村貌”“好人好事”等栏目。有人清除一则小广告,村里给其记1分;主动把骑电车摔倒的人扶起来,帮扶者得3分……爱劳动,办好事,涨积分,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心里满意、脸上光彩,促进乡村文明新风建设。

“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会用软件的中青年人,平时多外出不在家,而做好事的主体通常是在家居住的老年人,这部分人大都不能熟练操作,容易漏登漏记,挫伤积极性。”徐晓波说,今年2月,该村印制一批“积分存折”,一户一本,做好事的日期、内容、积分存入、积分支取、积分余额、登记人等空格简便易记,由网格员入户填写分数,村民凭存折上的积分到指定超市兑换相应物品。

3月4日上午,东漳头村7名村干部上街整治环境死角。没想到,参与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达到23人。“16个村民没人指派,都是自发参加,不吭声就上场了,以前没有这种情况。”徐晓波说,1个多月来,七旬老农聂计林义务参加劳动5次,像这样的典型,该村涌现30多个。

前些年,东漳头村一个村民习惯在家门口排污水,弄得半条街脏兮兮的。现在,该村民的家门口干干净净,还经常起早扫一遍。他说:“原来以为街道卫生是干部和保洁员的事,现在明白了,环境建设人人有责。”

目前,槐桥镇已在镇辖28个村推行“积分存折”乡村治理模式,积分范围涵盖爱党爱国、环境治理、遵纪守法、孝老爱幼、垃圾分类、文明礼貌、红白事简办等方面。各村指定或建立了“积分超市”,村民持存折凭积分随时兑换物品,一袋食盐、一包洗衣粉,让荣誉的光环放大再放大。

槐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宋小杰说:“积分增活力,美丽能变现。小小的‘积分存折’调动了村民共建和美乡村的积极性,从旁观者到踊跃参与的主人翁,身份的转换产生团结、向上的动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燕赵农村报记者 李月锋)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